注:本文未经金阁顿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视为侵权,我们将采取法律措施维护权益。
2025年高考报名人数突破1,400万,较2024年的1,300万再增100万。面对持续攀升的报考热潮,不少家长开始为子女规划更高效的升学路径。除低龄出国留学外,华侨生联考正以“弯道超车”的姿态,成为越来越多内地家庭关注的“升学捷径”。
一、华侨生及华侨生联考
1.什么是华侨生联考?
华侨生联考,全称“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入学考试”,是一种专门面向具有华侨、港澳台身份考生的专项高等教育选拔考试。该考试难度与普通高考相比更为适中,录取分数线也普遍较低。
截至2025年,参与华侨生联考招生的高校已从2024年的366所增加至392所,涵盖了多数985、211重点高校以及部分地方重点院校,极大提升了考生的录取机会。
2.华侨生联考报考条件(以2025年为例)
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须为学历教育,即必须在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高级中等学校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非学历教育经历不符合报名条件】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可以申请报名普通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以下简称全国联招):
(1)港澳地区考生,持有《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以及香港或澳门居民身份证;
(2)台湾地区考生,持有《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台湾居民居住证》,以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
(3)华侨考生。
3.华侨生身份的评判标准(以2025年为例)
满足下列任一条件的,可被认定为华侨考生:
方案一:以长期/永久居留权为依据
考生本人及其父母一方均须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并已在住在国连续居留2年,两年内【指连续的两个自然年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1个月按30天计算,不少于18个月即不少于540天】,其中考生本人须在报名前2年内【即2023年4月1日—2025年3月31日】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
方案二:以合法居留资格为依据
若考生本人或其父母一方未取得住在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但已取得住在国连续5年以上(含5年)合法居留资格【一般情况下,具有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者,在遵守当地法律前提下,无须每年签证,可以凭权证多次自由出入居住国,也没有时间限制,不用去移民局更新或者延长手续。而合法居留资格,则是有有效期的,有效期满后必须到移民局办理延长手续才可以继续居留。居留期限是判断是否为长期居留权或永久居留权的主要依据。如“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签证是10年有效期签证,应属于合法居留资格】、5年内【指连续的五个自然年内】在住在国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1个月按30天计算,不少于30个月即不少于900天】,且考生本人在报名前5年内【即2020年4月1日—2025年3月31日】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的,也可参加报名。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公民出国留学(包括公派和自费)在外学习期间,或因公务出国(包括外派劳务人员)在外工作期间,均不视为华侨。
此外,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普通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不得报名参加全国联招考试。
4.华侨生联考的优势
(1)报考人数少,竞争压力小
2025年华侨生联考报名人数为12,550人,相比同期1,400万普通高考生,竞争压力大幅减轻。
(2)录取分数线低,名校入学门槛更亲民
华侨生联考总分和高考一样,都是750分,但华侨生联考录取分数远低于普通高考,部分重点大学最低录取分甚至仅需400分。
以2024年为例,2024年华侨联考各批次录取最低分数线如下:
①本科批次
● 普通类院校(专业):文史类365分、理工类390分(部分院校执行高分线,文史类465分、理工类510分);
● 艺术类院校(专业):文史类265分、理工类290分;
● 体育类院校(专业):文史类265分,理工类290分。
②预科批次
● 预科院校:文史类345分、理工类370分(其中,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文史类445分、理工类490分)。
(3)考试科目更少、内容更基础
华侨生考试科目精简,避免了部分复杂学科的负担:
● 理工类: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不考生物)
● 文史类: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不考政治)
每科满分150分,总分750分,难度适中,题型以基础理解为主,几乎无偏题怪题,华侨生不论学文还是学理,都可以少学一门科目,更适合海外学生备考。
(4)政策加持与录取优势
华侨生联考不仅具备分数门槛低的优势,部分高校还对华侨生提供额外照顾政策,如加分、降分录取或免试入学。这对希望回国读优质大学的家庭而言,是兼顾教育质量与录取效率的高性价比路径。
(5)身份规划的“黄金跳板”
通过华侨生联考,学生既可保留海外身份优势,又能快速融入国内教育体系,为未来深造、就业和身份转变提供更多可能。
二、新加坡华侨生身份:通向国内名校的“黄金跳板”
尽管新加坡面积不大、法律严格,但其教育体系完善,生活安全稳定,始终是高净值家庭和中产阶层青睐的移民目的地。
1.更宽松的永久居民申请途径
对留学生而言,新加坡身份不仅为国际升学提供便利,更是通向“华侨生联考”的理想路径。根据最新政策,国际学生只要参加并通过至少一门国家级考试(如PSLE、GCE N/O/A水准或就读综合课程IP),即可申请永久居留权(PR),不再需要在新加坡居住满2年。
2.报名华侨生联考资格
一旦获得新加坡永久居民身份,便具备报考华侨生联考的资格。由此,学生能以相对低的分数考入国内顶尖大学,形成“身份+升学”的双重红利。
3.海外学习经历的附加价值
在新加坡接受教育的学生,自小浸润于全英授课并辅以母语(华语、马来语或泰米尔语)学习的双语环境,有助于培养逻辑思维与跨文化沟通能力。
新加坡拥有众多国际学校和多所名校(如Hwa Chong Institution),学生在多元化课堂中结识来自全球的同学和师资,积累国际化人脉,为未来海外实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除联考优惠外,新加坡的国际化教学体系和全球企业合作项目(如跨境研究、企业实习)能让学生在申请国内顶尖高校时彰显独特经历,同时在毕业后具备更强的国际竞争力。
三、实操视角下的新加坡华侨生留学捷径选择
对于有意通过“华侨生联考”进入中国重点高校的家庭,我们将从两种不同的居留资格出发,详细解析华侨生在新加坡完成低龄留学,并最终以“华侨生”身份返国参加联考的两条可行路径。
方案一:基于长期/永久居留权的路径
根据中国教育部相关规定,考生本人及其父母一方须已取得住在国(如新加坡)的长期或永久居留权,并已在该国连续居留满2年,其中两年内累计居留时间不少于18个月。此外,考生本人在报名前2年内,须在该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
这条路径往往始于父母先取得EP(Employment Pass)身份。家长可通过自雇EP、家族办公室EP或PIC自雇EP等途径入境新加坡,并为子女申请家属准证(DP)。
关于新加坡自雇移民的更多内容,您可以查看:
【新加坡自雇移民项目】(一)什么是新加坡自雇移民项目?
【新加坡自雇移民项目】(二)新加坡自雇移民项目的申请资格及办理流程
【新加坡自雇移民项目】(三)新加坡自雇移民项目与其他移民项目对比
【新加坡自雇移民】(一)什么是新加坡自雇移民项目?
【新加坡自雇移民】(二)为什么要做新加坡自雇移民项目
【新加坡自雇移民】(三)如何办理新加坡自雇移民项目
关于新加坡家族办公室的更多内容,您可以查看:
【新加坡家族办公室】(一)在岸基金免税计划(13O)
【新加坡家族办公室】(二)增强型基金免税计划(13U)
【新加坡家族办公室】(二)增强型基金免税计划(13U)
关于新加坡PIC自雇移民的更多内容,您可以查看:
【新加坡“小家办”-PIC自雇移民项目】(一)什么是PIC自雇移民项目?
【新加坡“小家办”-PIC自雇移民项目】(二)PIC自雇移民的优势
【新加坡“小家办”-PIC自雇移民项目】(三)PIC自雇移民运营费用及如何选择PIC自雇移民公司
关于DP的申请资格及方式,您可以查看:
【新加坡就业准证(EP)指南】(一)新加坡就业准证(EP)概况及优势分析
【新加坡身份规划】(三)申请新加坡家属准证及长期访问准证(后附申请表格)
子女凭借家属准证(DP)身份在国际学校、私立学校或政府学校(需争取空缺名额)就读。
在完成PSLE、GCE N/O/A水准等国家考试并取得合格成绩后,子女即可凭成绩和在新加坡的居留记录,通过ICA的电子系统提交PR申请。如果所有必需文件均已提交且齐全,ICA一般会在约6个月内处理PR申请。如果在一份申请中申请多个项目,则处理时间将以处理时间较长的项目为准,部分申请的处理时间可能会更长。
一旦成为PR,孩子便具备华侨生身份,可以回国参加华侨生联考,以较低分数轻松就读国内一流大学。
方案二:基于合法居留资格的路径
根据中国教育部相关规定,若考生本人或其父母一方尚未获得新加坡长期或永久居留权,但已在新加坡取得连续5年以上的合法居留资格,且考生本人在报名前5年内在新加坡实际累计居住不少于30个月,同样可申请华侨生联考资格。
这条路径针对尚未或暂无法取得PR的家庭,家长仍需要通过自雇EP、家族办公室EP或PIC自雇EP等途径入境新加坡,并为子女申请家属准证(DP)。
子女凭借家属准证(DP)身份在国际学校、私立学校或政府学校(需争取空缺名额)就读。
期间每年务必在新加坡停留至少六个月,以确保累积居住天数达标。在此期间,子女人同样要在本地参加PSLE、GCE N/O/A水准等考试并取得合格成绩,以便在五年后向国内教育主管部门提交包括居留证明、出入境记录及考试成绩在内的材料申请华侨生联考资格。
与“永久居留权”路径不同,此路径无需取得PR身份,只需合法连续居留满5年,并满足居住时长要求,即可申请华侨生联考资格。虽该路径整体周期较长(约五至六年),但避免了PR申请中的不确定性,对希望长期布局新加坡教育资源的家庭而言更具弹性。
四、新加坡华侨生留学实操建议
1.提前规划至关重要
建议家长在孩子进入小学高年级(建议10岁前)即开始规划新加坡留学与身份路径。新加坡永久居民(PR)身份的申请通常需要2–8年不等的周期,而对居留时长的要求也需提前布局,以确保后续符合华侨生联考资格。
2.合理衔接中外课程体系
如计划让孩子就读国际学校,务必确保所修课程与中国华侨生联考的考试科目保持一致,尤其是语文、数学、英语等核心学科,避免因课程差异影响考试准备和资格审查。
3.明确学历认证与课程合规性
并非所有国际课程学历都被中国教育部或驻外使(领)馆认可。若学生就读的是IB、A-Level、AP等国际课程,务必提前了解以下事项:
● 学历认证:需确保所获得的学历证书能通过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认证,建议提前联系使馆,了解认证流程与所需材料;
● 成绩单:应届高中毕业生需要准备毕业中学开具的毕业证明及高一到高三上学期的成绩单正本,便于报名及审核;往届生须准备高中毕业证书(证明)及高中三年成绩单正本,便于报名及审核。
此外,部分国际学校不提供中国教育部认可的高中毕业证书,应提前确认所就读学校的学历资质。
4.确保连续居留时间符合要求
华侨生的居留时间需在连续的自然年内累计,不能间断。例如,若在2023年和2024年分别在新加坡居留9个月,且中间无间断,方可满足“连续两年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的要求。
为顺利通过资格审核,考生应提前准备好完整的居留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
● 华侨居留权认证书或附加证明书;
● 与其具有华侨身份父母一方法律关系的证明文书(如考生父母均已离世,需出具考生父母华侨身份证明、死亡证明等相关法律材料);
● 中国驻外使(领)馆开具的本人及其父母一方获外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的认证书或由住在国出具的相关附加证明书(中文版,须注明已在住在国连续居留时间及两年内实际累计居留时间);或
● 已取得住在国合法居留资格认证书或附加证明书(中文版,须注明本人及其父母一方已取得住在国合法居留资格的连续时间及5年以内实际累计居留时间);
● 考生本人及其具有华侨身份父母一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等。
所有材料必须为正本文件,并确保真实性与完整性,以备审核。
5.提前申请PR身份并预留操作周期
虽然国际学生只需通过一门国家级考试即可申请PR,但实际操作中,ICA可能还会考虑其他因素,如家庭背景、在新加坡的居住时间、学业表现等。PR申请的审核周期可能较长,建议家庭提前规划,预留足够的时间,以免影响后续的报考安排。
6.建议聘请专业顾问辅助路径规划
新加坡身份与教育路径复杂多变,建议聘请有经验的留学与移民顾问,协助办理学生准证(Student Pass)、家属准证(DP)或就业准证(EP),并统筹身份路径、课程衔接与考试准备等关键环节,提升整体操作效率与成功率。
您可以直接聘请金阁顿专业顾问来为您操作。金阁顿专业顾问将为您提供一站式留学与身份规划服务,为家庭规避潜在风险,确保关键节点稳妥推进。
如果您还想了解关于新加坡教育的更多内容,您可以查看:
【新加坡子女教育】(一)新加坡幼儿园教育
【新加坡子女教育】(二)新加坡小学教育
【新加坡子女教育】(三)新加坡中学(初中)教育
【新加坡子女教育】(四)新加坡高中教育(上)
【新加坡子女教育】(五)新加坡高中教育(下)
【新加坡子女教育】(六)新加坡大学教育
金阁顿(GolddenGroup)成立于花园城市新加坡,专业服务高净值家族和专业金融机构。主打业务有新加坡家族办公室/家族基金设立,私募基金(VCC及子基金)备案,PPLI,境外资产管理,新加坡移民,和境外保单,是您新加坡一站式的家族管家。金阁顿,为您的下一代继续服务。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在榜鹅海岸购物中心开设全新漫画和游戏快闪图书馆 新
·【新加坡留学捷径全解析】(三)华侨生联考:新加坡身份规划的“黄金跳板”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宏观经济报告:对美出口约55%受基准对等关税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