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劣天气不仅可能中断作业,还可能造成设备与财产损坏,甚至导致人员伤亡。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新加坡的天气模式愈发难以预测,雇主必须采取更为系统的应对措施。为此,新加坡人力部(MOM)与工作场所安全与卫生理事会(WSH Council)联合推出了新指南,为企业在强风、暴雨/淹水、雷电、高温及烟霾等恶劣天气下的安全管理提供建议。该举措旨在保障企业安全运营,减少停工时间。
新指南考虑到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企业的运营特点,具备广泛适用性。通过与WSH理事会下属的建筑、海洋、化工行业委员会及高空作业、起重作业工作组的磋商,相关利益方一致认同该指南对塑造行业标准、提升实地操作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虽然该指南本身不具强制性,但根据《工作场所安全与健康法令》(WSH法),雇主和员工仍有法定义务确保工作场所安全。MOM将持续开展现场检查,并对未落实必要安全措施的雇主和个人依法执法。
雇主应评估其工作场所面临的具体天气风险,并制定包括沟通机制、定期演练、临时结构与设备的固定措施在内的全面应对计划,同时应与承包商保持沟通,确保整体协同应对恶劣天气。
新指南围绕以下几种恶劣天气状况:
● 强风
● 暴雨/淹水
● 雷电
● 高温
● 烟霾
指南所覆盖的三个阶段包括:
● 事前规划:评估恶劣天气对工作场所的影响,并制定应对计划;
● 现场应对:在检测到即将发生的恶劣天气时,执行应对准备与响应措施;
● 事后检查:恶劣天气过后,对工作场所进行恢复与安全检查,确保安全后再恢复作业。
针对强风、暴雨与淹水的建议措施
恶劣天气期间,可能发生以下情况:
强风
时速60公里及以上的强风可能导致未固定材料移位,重物倾倒。飞散的碎片和坠落物体可能造成人员受伤与财产损毁。
暴雨与淹水
在雷雨天气中,暴雨通常伴随强风。其带来的洪水可能损坏结构和设备,并以无法控制的方式冲走工人、物体和碎片。
因此,企业应制定风险为本、结合业务特点的应对计划,包括:
● 识别影响、筹备资源(如起重承包商)、指定人员并培训;
● 确保弱势群体能安全撤离;
● 建立通知系统及与政府机构的信息渠道;
● 配备并保养急救与应急设备;
● 建立备用通信系统,如对讲机与扩音器。
此外,企业还需准备“恶劣天气应急包”,并定期检查耗材有效期;并且,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与演练,确保熟悉疏散与应对流程。
不同作业区域的应对建议如下:
● 室内活动:预备应对水电中断,远离易碎玻璃结构,建筑不稳时转移避难;
● 户外活动:监测风速,固定松散物体,提供护目装备,风速≥60公里/小时即停工;
● 低洼/地下区域:如隧道、基坑等,雨中停工并疏散;
● 临时结构/设备:了解其使用与停用限制(如高空平台风速≤45公里/小时),在限值前停用并固定,停止使用非导向吊篮(风速≥50公里/小时)。
恶劣天气通知MOM会提前预警恶劣天气,企业应:
● 主动执行响应计划;
●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
● 持续监测风速,判断是否超出作业限制。
灾后恢复,恢复前应确保环境安全:
● 禁止使用受损设备;
● 检查设备结构安全(可参考供应商检表);
● 排干积水,确认地面稳定后再作业;
● 工人应报告不安全情况。
其他恶劣天气应对建议
雷电
新加坡是全球雷电最频繁的地区之一,每年约有175个雷暴日。为防止雷电致命伤害,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非详尽):
● 订阅雷电预警、安装便携探测器;
● 设置提醒系统,闪电天气停工并转移至防雷避难所。
高温
新加坡炎热潮湿,易引发热相关疾病,如中暑(可能致命)。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
● 监测湿球黑球温度(WBGT)
● 在不同WBGT区间采取相应措施,强调“四要素”:适应、喝水、休息、遮阳,常见措施(非详尽)包括:
ⅰ.适应:新工人逐步适应高温环境,至少连续七天;
ⅱ.喝水:提醒工人定时补水;
ⅲ.休息:当WBGT达32°C及以上时,每小时至少休息10分钟(重体力劳动);
ⅳ.遮阳:提供有风扇或冷气的遮阴休息区。
ⅴ.教育:教育工人识别中暑征兆并采取应对措施。
烟霾
新加坡偶尔会遭遇烟霾,可能导致呼吸不适等健康问题。应根据24小时污染指数(PSI)采取防护措施,建议企业(非详尽):
● 识别对烟霾敏感的员工;
● 根据PSI调整户外工作安排;
● 准备充足的个人防护用品(如N95口罩、防护镜等),至少储备一周口罩用量;
● 建立沟通机制,确保员工了解相关措施;
● 监控员工健康,鼓励报告症状。
此外,企业应拟定应对计划,明确恶劣天气下如何拆除或加固临时结构及设备,并规划所需资源。
金阁顿(GolddenGroup)成立于花园城市新加坡,专业服务高净值家族和专业金融机构。主打业务有新加坡家族办公室/家族基金设立,私募基金(VCC及子基金)备案,PPLI,境外资产管理,新加坡移民,和境外保单,是您新加坡一站式的家族管家。金阁顿,为您的下一代继续服务。
·2027年中起 新加坡盐酱料食用油快熟面将贴上营养等级标签
·【新加坡就业准证(EP)指南】(三)新加坡就业准证(EP)续签、补卡、取消与信息